今天,空压机还有必要创新吗?

现阶段,对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压缩机行业而言,产品创新仍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优质服务也需要附加在产品上。因此,不管压缩机整机、机头企业,还是相关配件企业,都在共同琢磨一件事——每年甚至每半年推出一至数款新品。新卖点可以是提高配置、性能更佳,也可以是配件集成、产品细分……总之,要不断的创新。

众所周知,中国制造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模仿能力强,尤其身处网络数字化时代,有了新技术、新产品市面上很快就有模仿者出现,压缩机行业也概莫能外。然而,模仿毕竟只是企业初级阶段不得已之法,当技术越来越接近行业天花板,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密,创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。这不仅仅关乎企业形象,更在于可以通过创新提高竞争门槛,获得可观的利益。

当然,创新并非一路坦途,不少搞创新的压缩机企业发觉,自己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产品,常常除了刚推上市时还有些反响外,很快就会陷入沉寂,市场接受度不高,投入产出比很低,久之,不由得对“创新”产生怀疑。事实上,这是对“创新”理解不深,急功近利的表现。

目前,尽管各家压缩机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研发力量, 部分外资企业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。它们普遍拥有系统而完备的产品开发团队,这个团队既有立项部门,也有调研部门,最终还有执行部门。当样机被研制出来后,首先进入测试环节,测试通过后再进行小批量生产和试用,然后根据用户的真实反馈进行调整,最后才规模化生产,批量投入市场。

多年来,外资企业一直严格按照这种模式推进新品开发,尽管整套流程环节较多,开发周期较长,推高了研发成本,但是只要企业遵循“生产一代、研发一代、储备一代”的技术思路,周期性循环,并不会造成新品上市迟滞。反而会因为经过了充分的技术论证与市场调研,产品质量更加可靠,故障率更低,更契合用户需求,拥有了更长的市场生命周期,研发成本被大大摊薄。

反观国内一些压缩机企业,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过于追求短平快,既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,又缺乏详尽的市场调研,测评数据也不全面。为了创新而创新,失败就不足为奇。幸而,这些历经外资品牌多年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,正在被部分优秀民营压缩机企业迅速引进、消化和吸收,用来迭代自己的产品。

或许随着经济的发展,行业的进步,我们还可以探索出其它更优的产品研发创新模式,但在此之前,这套紧紧围绕人才与资金展开的长周期研发流程,仍然是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压缩机企业值得效仿的标杆。



(以上内容来源于压缩机网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)

服务手册下载:

空压机租赁手册

24/7热线:
18622909087

  上海浦东新区金桥路12号
  租赁业务:ingco_cn@163.com
  人力资源:ingco_job@163.com